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2:53    次浏览
辞去总经理职务最初的那段时间,我是不大适应的,尝到了各种失落感,难受极了。辞职当晚,心情平静,回去照样睡得很安稳。因为还是董事长嘛,第二天还得照常上班,可一到办公室就感觉不对劲,冷冷清清。我看看日历,又看看记事本,不是节假日,也没什么特殊安排,就问秘书:“人都跑哪里去了?”秘书回答:“去开总经理办公会了。”我第一反应:怎么没叫我?随即意识到—自己已经不是总经理了。我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,抓耳挠腮,不知该做什么好。特别想冲过去看看,告诉他们:“你们开你们的会,我就坐在旁边听听,什么也不说。”转念一想,新老总第一次开办公会,如果前任总经理、现任董事长往那儿一坐,人家还怎么开会呢?只好心里念叨:“不能过去,不能过去。”那种感觉,就好像前一天还意气风发、指点江山,第二天就让你拄着根儿拐棍去公园里散步,拿些老照片追忆似水年华,顺便思考思考人生—看起来很惬意,但对于一个宝刀未老的人来说,就像驰骋的野兽被关进了笼子。我那天的样子,还历历在目。第一天就在不适应中过去了,第二天还是很难受,第三天,仍然很难受。第四天,总经理过来汇报办公会内容:“有七个要点……”我耐心地听着,第一,第二,第三……说完三点后我说,“不用说了,我知道接下来你们讨论的第四、五、六、七都是什么。”然后一一道来。总经理又惊讶又困惑,那眼神似乎在猜:“谁提前打小报告了?”当然没那么玄,毕竟我是刚刚辞去总经理职务,办公会与会人员又都是我培养的部下,他们开会讨论什么,我当然心中有数。接着我又告诉他,第五点思路是错的,第六点也不对,应该怎样怎样。总经理听完,眼睛里满是钦佩:董事长没参加会议,只听我汇报前三点就知道接下来的是什么,还能指出哪里不对!这情形让我情绪高昂起来了,不错,成就感找回来了!第二个星期总经理过来汇报的时候,照样是到了第三点,我就忍不住了,抢过来说四五六七以及相应存在的问题。到第三星期,总经理再汇报时,我发现他的眼睛里不再放光,看样子是想:“反正我们想什么、讨论什么、做什么决定董事长都能猜到,与其来做汇报,还不如直接听从指示。”我一看那状态,就知道有问题了,而且这个问题还出在我身上—一不小心扮演了“垂帘听政”的角色。他很快已经没有最初的那种情绪、那种冲劲了。我决定不说话,听着他讲完。实际上讲到第三点时,我的“惯性”又来了,特别想打断他,但还是咬着舌头不说话。他似乎也掌握了我的“规律”,汇报到第三点的时候,停下来,等我说话。我没吭气,示意继续说。他于是继续讲第四点、第五点。直到他说完,我忍了半天,说:“我没意见。”这之后我反思,我的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?首先,是不是真的准备交权?扪心自问,没人逼我,我确实是真心要交权;第二,既然是自愿交权,为什么还不放心—因为觉得他们会犯错误。扪心自问:从创业至今,我有没有犯过错误?一直在犯。那么为什么不能允许年轻人犯错误呢?犯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。如果我总是还不等他们思考就直接指出问题所在,久而久之,他们就不会花心思、动脑筋,不会意识到决策后果的严重性,也不可能提高。让他们亲自去经历,才能稳稳当当地进步—这一点也是我要适应的,甚至是我希望出现的试错过程。那以后,我让自己牢牢把握一点:他们犯的错误只要不是根本性、颠覆性的,我就装傻,装作不知道。否则,我退与不退就没有什么区别,新的接班人也不会得到成长。再往后,我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,比如登珠峰、游学,越来越远离业务,让万科自由生长。